今天没有录音
静静阅读体验更佳
大 J 有话说:
飞了五个半小时,落地乌鲁木齐,由衷感叹,我们的祖国真的好大好大。
今天是掌欣 2025 年早产儿公益科普行的第二站,来到了乌鲁木齐。每次公益行,医生护士和早产儿家庭都会和我们说,你们能来太好了,太需要这样有温度的科普。
做公益真的很幸福,总感觉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却能收获到一整个大太阳。掌欣至今已经服务了 10W+ 早产儿家庭,今年的公益行还会继续。
仍然是这句我说过无数遍,但每一次都会很感恩的话,
谢谢你们,谢谢月捐人,谢谢志愿者们
----- 以下正文 ----
每年暑假,全网最让人羡慕的人里,一定有老师!
学历好,懂教育,假期多,带个孩子,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简直可以说是当妈的顶配了吧!
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梅子,作为一名清华博士、社会工作系教师,她却告诉我,无论过去的履历多么耀眼,当妈后,大家都一样。
梅子的照片� �
困在"妈妈"壳里的日子
梅子是 90 后,清华毕业后就在高校任教,单纯的生活,过硬的履历,让她一度觉得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在"妈妈"这个全新的、没有任何标准答案的战场上,她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和孤立无援。
每年假期说走就走的旅行?没了;
安静读本书、备节课?成了奢侈;
就连一个完整的睡眠,也变得遥不可及。
图源:梅子的履历和照片
"那段时间,是真挺难熬的。"
梅子回忆道"尤其娃过敏、乳糖不耐,一有不对劲,我就着急往医院跑。"
她也曾怀疑自己是不是小题大做,可内心的不安却挥之不去。直到她逐条对照"产后抑郁"的症状——持续的情绪低落、焦虑、胡思乱想、自我掌控感崩塌——才惊觉自己几乎条条命中。
作为有社会学学科背景的自己,一直知道产后抑郁这回事,但真的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其中的艰难。
这倒是让她想起了 08 年刚上大学时听了一场讲座,里面提到——如果你不知道该干什么,就先闷着头做一些对以后肯定有益的事,这句话曾经让过她走过迷茫的大学生活,这一次,肯定也可以。
她开始决定做点什么,让自己走在生活前面,而不是被生活拖着走。
梅子说:生活给了姐两个洋葱圈,姐把它拿来作为探索生活的眼镜
去看比自己更大的事儿
转机,源自一次对闺蜜的探望。
闺蜜的孩子是早产儿,情况一度非常危急。在几次交谈中,梅子第一次听说了"掌欣"这个名字——一个专门支持早产儿家庭的公益组织。
闺蜜向她讲述"掌欣"提供的帮助:为中国早产儿提供医疗信息咨询、心理支持到经验分享、社群服务、甚至紧急救助资源,这背后的主力军竟然只有两个人。
而最让梅子感到无比震惊,背后从事这样职业的,是几个普通的妈妈而已啊。
而自己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却从未意识到,就在自己身边,在我们国家,竟然存在着数量如此庞大的早产儿家庭,每 10 个新生儿中就会有一个是早产宝宝。
那自己带娃的那些烦心事甚至都不算什么了,哪怕一个顺利出生的孩子都对自己的人生有如此撕裂般的变化,何况那些受着远比自己更为严峻挑战的普通家庭们呢?
他们有的面对着漫长的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等待、高昂的医疗费用、对未来发育不确定性的巨大恐惧、以及医疗知识不足带来的孤立无援的感受……
他们是保温箱边不离开的父母,那些因为孩子多喝了几毫升奶就高兴坏了的家长…
作为社会工作老师,她对"社会责任感"这个词,有了具象的认知。而且,这些事儿,也让她自己从产后抑郁中渐渐走了出来。
图源:梅子拍的
她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自己用几句话开导了一位因孩子康复进度缓慢而陷入绝望的妈妈。几天后收到对方的感谢:"梅子老师,谢谢你,那天聊完,我感觉又能喘口气了。" 看到这句话,梅子眼眶湿润。
当自己伸出手,去扶一把快要跌倒的姐妹时,那些死死缠着她自己、让她透不过气的烦闷和低落,反而像绳子松了绑一样,没那么勒得慌了。
图源:掌欣个案
如今,90 后梅子老师也成了一名专业的掌欣志愿者,作为专业者和产后抑郁的亲历者,她开始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收集整理中国早产儿家庭的真实数据,比如:
家庭面临的养育压力和心理负担;
不同地区的支持资源差距 ;
这些来自真实家庭的"草根数据",比冰冷的数据统计更能传递心声。
她的目标是让社会、媒体、政策制定者真正看见这个庞大却常被忽视的群体,理解他们的困境,从而推动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她尤其关注掌欣的"家庭互助"模式。她说,这种由"过来人"妈妈组成的互助网络,在缓解焦虑、驱散孤独、提升养育者的信心、传递实用经验方面,展现出了独特而强大的力量。
目前,梅子正在帮助掌欣开展互助工作,设计了专业的问卷来了解她们的变化,她的研究为"同伴"模式的价值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依据。
梅子还和我们掌欣的伙伴们一起,评估各项养育支持项目(如早产儿家庭养育陪跑服务、互助社群、科普巡讲活动)的实际效果。
短短几个月,她已经为我们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哪些帮助最有效?资源如何投入才能最大化地帮助早产家庭?
这些评估结果,都能直接指导掌欣优化服务,将宝贵的资源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也让外界更了解如何有效支持这个群体。
汇报一下,掌欣现在的"战果":
与全国 30 多家省市级妇幼机构携手,开展早产儿家庭养育科普巡讲,传递科学知识,播撒温暖力量。
"家庭养育陪跑项目"已为 20 余组早产家庭提供长期、个性化的支持与陪伴。
与医院、高校紧密合作,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用数据与洞察为政策完善和服务优化奠定基础。
通过线上社群、同伴支持小组等,构建起关注心理健康、鼓励互助前行的温暖社区。
未来肯定还有更多,真心感谢梅子这样的专业掌欣志愿者,给公益投入了更多的力量,让我们走得更远,帮助更多人。
还是个"宝宝"的妈妈们,
掌起了公益的灯
梅子是 90 后,和我团队里最小的妈妈一样,据她们自己说,感觉自己在"还是个宝宝"的时候有了宝宝,爱赖床,爱追剧,爱看电影,爱出去旅游,爱听演唱会…
但就是这些看起来还像孩子的妈妈们,在初为人母的兵荒马乱中,硬生生闯出来了担当与坚韧,变得无比靠谱。
她们的经历恰恰印证了:能否成为一位足够好的妈妈,与学历高低、准备是否充分,未必有直接的关联。
而是关乎爱的本能、以及面对未知时不断学习和调整的勇气。
今年 7 月份,掌欣全国科普巡讲再次走进这座中原之城,
一群女生叽叽喳喳地聊着孩子的升学趣事、工作琐碎。怀孕 17 周的佳佳轻抚微隆的小腹,笑容里盛满期待;曾被无数人牵挂的早产小明星小初,刚下补习班也匆匆赶来,个头又比去年长高了不少。
图源:自己拍的
再次见到梅子本人,我决定写下这篇,来由衷地感谢像她这样年轻而充满热忱的专业人士,来加入掌欣的队伍。
她们不仅带来了扎实的学识、严谨的研究方法,更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和年轻妈妈的活力。
"年轻人"的接棒,让公益的火种传递得更加稳健,也让我们对未来、对改变、对更多早产家庭走出人生困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同时,也感谢参与掌欣公益的所有人,这份由无数普通人——志愿者、月捐人、医护人员、合作机构,以及每一位为我们驻足、传递善意的你们——共同编织的温暖网络,正让点点微光汇聚成河,坚定而温柔地流淌过每一个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感谢每一份平凡而伟大的支持,是你们,让改变发生。
在这里,每59 元 = 让科学《养育指南》成为新手父母的得力工具;
每 199 元 = 一次 1V1 养育指导,拨开育儿的重重困惑。
图源:自己拍的
你的每一次倾听、每一份陪伴,都将化作照亮前路的明灯,帮助这些家庭穿越生命的迷雾。
当然,掌欣的成长更需社会力量的托举,无论是企业、医院还是媒体,每一份合作都将织就守护生命的网。为了让资源互通、专业共创、爱心共振,我们期待与您以更多的方式并肩同行。
企业 CSR 合作、医院合作项目、媒体转播支持等。
邮箱:1576489980@qq.com
鼎合网-深圳配资-炒股杠杆平台哪家好-股票配资专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